根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的有关要求,2019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让大学生在劳动锻炼中逐步成长,服务社区建设和校内管理,增强学生自身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经过前期调研和筹备,现将2019-2020学年第1学期2019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做出如下安排。
一、实践教学基本模式
2019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采取校外社区实践与校内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运行。
1. 校外社区实践在征求意见和实际运行情况摸排基础上,保留原来的部分社区,按照原有模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2. 校内岗位实践根据各个岗位实际需求分配学生小组,由校内实践岗位实践指导老师和各个岗位工作负责人对接实施,最终由实践指导老师根据岗位实践及投稿情况完成学生实践成绩评定。
二、学时分配与成绩分布
1. 2019级本科生在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学期安排实践教学。校外社区一个学期安排3次实践教学活动;校内岗位实践根据实际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完成岗位规定的实践任务。学生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的学期不安排实践教学。
2. 实践2个学分,分别给“基础课”和“概论课”各1个学分,按照“实践教学考核成绩以一定比例纳入对应课程总评成绩”的办法计算。
三、小组确定与学生分配
1. 采取“学生实践小组——校外实践社区(校内实践岗位)——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对应的方式进行学生分配。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负责对接对应实践社区或校内实践岗位,并组织安排学生参加实践,协调处理有关事宜。
2. 根据社区或岗位实际需求做出相应分组(3-9人一个小组)——校外社区实践小组以5人为小组基数,不超过9人;校内岗位实践小组根据岗位需求分为3人小组、4人小组、5人小组、6人小组,小组人数不超过9人。各小组组长为指定小组长。
3. 管理员将实践分组名单统一导入实践教学考核系统。
四、学生实践投稿与成绩评阅
1. 采取小组合作参与实践,合作撰写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图文并茂,由组长提交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考核系统,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在实践考核系统评阅成绩。
2. 校外社区实践原则上大致每个月安排一次实践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及时完成投稿,一个学期需完成3篇投稿并在实践系统提交。
3. 校内岗位实践原则上按照岗位实际任务需求来开展,比如:固定时间、固定内容,亦或不定期实践活动。一个学期需完成3篇投稿。因为各个岗位情况不同,需要分类指导。比如,若同一个小组每次实践活动内容都是相同的,为避免每次投稿内容重复,可以考虑分为三个内容来分别撰写并投稿,比如:第一篇投稿撰写实践活动的组织策划;第二篇投稿撰写实践活动的实施情况;第三篇投稿写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和获得感。具体内容,请与实践指导老师协商确定。
4. 校内岗位实践与校外社区实践的投稿系统评分规则与往届学生暂且相同。投稿网址:http://10.28.200.169,用户名:各小组组长本人的学号,初始密码:123456,登录系统后可自行修改密码。教师评阅投稿也使用上述网址登录,用户名和密码与原来保持不变。注意:成功登录系统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会员中心”即可见投稿或者评阅页面。此网站为校内网,校外登录时,先登录VPN,再登录此网站。
五、实践教学进度安排
1. 本学期第6周布置、宣讲;第6-7周,实践指导老师组织学生建群,并与归属社区或岗位负责人对接、安排;第8周-第17周实践活动开展;第18周-第19周,实践活动收尾、评完并导出成绩。
2. 投稿开始日期为2019年10月21日,截止日期为2019年12月31日。评阅开始日期为2019年10月21日,截止日期为2020年1月3日。
附件:
1. 2019-2020学年第1学期2019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校外社区情况一览表
2. 2019-2020学年第1学期2019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校内实践岗位一览表
3. 2019-2020学年第1学期2019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校外社区实践小组分配一览表
4. 2019-2020学年第1学期2019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校内岗位实践小组一览表
5. 后勤保障部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岗位表
6. 继续教育学院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岗位表
7. 图书馆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岗位表
8. 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社区(岗位)调换申请表
9. 优秀新闻稿模板(仅供参考)
10. 关于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安全教育的通知
1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社区实践项目指导目录
12. 思政课实践教学新闻稿投稿操作流程和技巧
澳门大金沙网站
2019年10月6日